創作者專訪
-藝術家-
電影、攝影、繪畫、滑板,樣樣皆能
全方位藝術家的多重表達
攝影、電影、音樂、繪畫、寫作、滑板,樣樣皆能。
Julian Klincewicz 以多元媒介展現自我,風格獨樹一幟,
令人一眼認出其創作印記。
作品無一不帶有其獨特個人風格。
本期特別探討其以 DW-6900 為靈感的藝術創作歷程,
細味其源源不絕的創意泉源。

Julian 以時間為主題,在畫室繪製了一幅描繪彩色蠟燭融化過程的畫作。
此構思更延伸至對葛藤植物的致敬——這種植物生長迅速,甚至能覆蓋整座建築。「葛藤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完全吞噬一座建築。考古學家在中南美洲發掘遺址時,首要工作往往是清除葛藤。有趣的是,不少藝術家對這種植物著迷,經常在歌詞和詩歌中以此為題。」

在這個項目中,Julian 用 8 毫米攝影機拍攝了佩戴 GA-2100 的手腕,後期更強化了色彩效果。他童年在美國中西部的回憶,以及加州強烈對比的色彩,深深影響了他作品中的用色。
採訪
對世界永不滿足的求知慾
Julian Klincewicz 的畫室坐落於洛杉磯的創意空間,與多位藝術家和創作者為鄰。牆壁和天花板裝設的大片磨砂玻璃,讓自然光傾瀉而入,為純白空間增添溫暖。在這片創意天地中,Julian 揮灑創意,或在打字機上打字、或彈吉他、或繪畫、或攝影、或玩滑板。牆上貼滿創意筆記,讓人彷彿走進他的思維世界。究竟是甚麼驅使他源源不絕地創作?
──你不斷挑戰嶄新表達方式,動力從何而來?
龐克女王兼詩人 Patti Smith 曾在訪談中說:「突破一次不代表成功,前方還有無數層壁壘等著你突破。」這句話一直深深印在我心中。重複相同的事情對我來說索然無味。即使看似相似,我也總會加入至少 2% 的新元素。求新求變,方能激發靈感。對我而言,藝術在於展現真我的程度。你以某種形式表達你的世界,觀者則投射自己的經歷於其中。若能產生共鳴,就是藝術。本質上,藝術背後的動力是渴望被理解,渴望存在被認可。對我來說,藝術和自我表達是更深入體驗生活的方式。這就是我總想挑戰新事物的原因,每個經歷都彌足珍貴。
──你涉獵攝影、電影、繪畫、音樂和寫作,作品間有共同主題嗎?
我的主題隨時間演變,但目前,色彩是貫穿所有作品的元素。創作音樂時,旋律和主題往往在我腦海中喚起顏色,像「這感覺很藍」,或「這有丁香花的顏色」。用攝影或電影捕捉世界時,我表達的是眼中所見的色彩。近來我沉迷寫作,即便如此,我腦海亦浮現色彩意象,如「這段文字感覺是紫色的」,或「這帶有綠色和藍色的意象」。雖然我不刻意將文字與色彩連結,但腦海總在描繪色彩畫面。

──為何色彩在你的作品中如此重要?
童年對我影響甚深。我許多早期回憶都來自中西部——芝加哥和密歇根。那裡的自然景色有著獨特的色彩。雷暴時天空泛紫,沙地呈灰黃,樹林濃綠,湖水湛藍。這些景色如調色盤般烙印在我腦海中。人們說加州的光線獨特,我也有同感。城市景觀充滿奪目鮮艷的色彩,直接衝擊視覺。加州的高對比色調令我作品中的色彩運用更具對比與張力。
──你為 DW-6900 創作的藝術作品展現了你標誌性的用色和懷舊風格,背後概念是什麼?
我想探索表達時間的方式。起初,我連續一週每天為 G-SHOCK 拍攝即影即有照片,試圖捕捉時間流逝。我還用超慢動作拍攝手部動作,希望可以在這些時刻中找到完美平衡。某天,我注意到彩色蠟燭在房間中融化滴落的模樣,便覺得這或許是展現時間流動的絕妙方式,這個想法最終演變成繪畫融化蠟燭的作品。我的創作過程如同不斷試驗的循環。
──你為這個項目創作了影片和繪畫,對結果有何感想?
以時間為主題的創作令人著迷。在現今商業社會中,人人追求效率與速度,我希望反其道而行,強調慢工出細貨的重要性。我每日嘗試以不同方式描繪時間,靈感層層遞進,最終凝聚成這些作品。我對最終成品很滿意。
――對你而言,何為「堅毅」?
對我而言,真正的堅毅,是忠於自我。認清自己是誰,並坦然面對,即使與他人產生摩擦,亦無所畏懼。有人會否定你的價值觀與觀點,但這個時候能堅定地說:「即使你不認同,但這就是我」,才是真正的勇氣。堅持信念不等於固執己見,人生之路應以優雅姿態前行,堅守初心,不隨波逐流。要泰然自若、堅定不屈地說:「這是我選擇的路。」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堅毅。

Julian 自十歲起便開始滑板,靈感來自滑板影片、雜誌與滑板圖案。「滑板結合想像與身體力行——你觀察場地、構思動作,然後以身體實踐,過程與創作密不可分。」

Julian 的工作室牆上貼滿了他的自創語句,作為他每日生活的座右銘。當中包括「neverrush」(莫急於事)與「take time to love」(花時間去愛),反映他對時間與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Julian 的畫室中擺放着彩色蠟燭,這些正是 DW-6900 繪畫靈感的源頭。他的工作室色彩繽紛的便條、筆記、家具與日常物品,展現他對色彩和懷舊情懷的深厚情感。
01.
近來,他醉心寫作,特意使用打字機,遠離數碼干擾,沉浸於純粹的創作世界。「寫作對我而言,是全新的表達領域——與攝影與電影不同,文字源自想像,無需依賴現實。這種全新創意挑戰非常令人振奮。」
02.
Julian 同時亦是活躍的音樂人,透過結他、鋼琴與歌聲抒發內心。訪問期間,他隨手拿起結他,隨心即興彈奏,唱出剛浮現腦海的詞句。

01.

02.
攝影:Yusei Kanda
採訪與文字。Yutaro Okamoto _THOUSAND
個人資料。
Julian Klincewicz
Julian Klincewicz 於 1995 年出生於加州,是一位橫跨攝影、電影、繪畫、音樂與詩歌的藝術家。他獲得全球音樂人與時尚品牌的支持,曾參與 Beyoncé 紀錄片《Homecoming》的製作,並憑此榮獲格林美獎。
THISTIME 雜誌
洛杉磯創作者的創意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