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保護之力

MR-G Frogman 與當代藝術的交匯點

MR-G 之藝術創作

MR-G Frogman 與當代藝術的交匯點

G-SHOCK 自 40 多年前誕生之初,便一直秉持堅毅精神。如今,MR-G 手錶立於這個傳統的巔峰,將尖端技術與日本工藝的精緻感性完美融合。

在「MR-G 之藝術創作」中,我們委託當代藝術家創作融合 MR-G 腕錶的作品,以創意方式調和「堅韌中的美感」與「美感中的堅韌」這種悖論。我們探索這種對話,邀請藝術家將他們的創作視野與 MR-G 的精髓完美融合。本系列文章展示每位藝術家在運用其創意感知時引導其的靈感,以獨特方式為 MR-G 哲學賦予形態。

我們在第二期邀請了探索人類與物質之間關係的藝術家高山夏希。她運用跨越二維與三維形式界限的技法,表達人類、生物與環境融為一體的世界觀。我們向她提供 MRG-BF1000R-1AJR Frogman 潛水腕錶,讓其融入她的創作視野。

Myriad 圖片 1

高山夏希的藝術:恢復人類「觀看」的原始模式

Thustt 04(細節)
攝影:源忠之 

作品表面呈現複雜細膩的動態,令人聯想起漣漪水面上滑行的水黽。仔細觀察,可以見到由顆粒狀顏料層疊創造出的立體感。當代藝術家高山夏希旨在創作讓觀者感覺彷彿用眼睛親身觸碰到畫作的作品。

「現今,工業與資訊科技的進步,使我們能夠更了解世界遙遠角落,並強化了我們所能代表或象徵的事物之間的聯繫。但同時,我想知道我們是否正對那些尚未被代表或象徵的事物失去敏感度。例如,如果你研究某處海洋,你可以查看影像,但你所觀看到的只是資訊。那麼對於作為生物的人類而言,『觀看』的真正意義是甚麼?我嘗試創作讓人們透過『觀看』這一行為,感覺重新邂逅事物的作品。」

Thustt 04(細節)
攝影:源忠之 

高山以獨特方式,將多種顏料在針筒中混合後擠出,有時並以切割刀或雕刻刀削除層層顏料,創作出這些細節精微的畫作。這種手法背後,是源於藝術家對使用現成畫筆與顏料作畫感到的不協調感,以及她在創作過程中認為重要的想法。

「假設我們面前有些黑色顏料。作為一種特定的已定義顏色,我們會稱之為『黑色』。然而,我們肉眼所見的顏色,其呈現方式受不同光源與物體多樣色調等因素組合影響。正因如此,僅以黑色調繪畫某物,或混合顏料再現顏色,對我而言總覺得有所欠缺。我現時的技法,是尋求表達我們平常所見顏色的迴響,融入多種顏色與微觀波動同時呈現的方式。

「我亦重視創作過程中感受到與材料之間的連結感覺。顏料展現不同表情的方式,似乎引領我走向下一步。過程並不完全像由我獨自創造。在我與材料之間,存在一些我能清楚感知、卻又無法看見的事物。正如所有物體,包括人類与其他生命形式,都是原子的集合,在細胞與分子層面存在著微細世界。顏料在固化前,會在作品表面形成精細多彩顆粒的流動糾纏。我認為最終的表達,是源於我的內在意識與從外部接收的感知融合,並轉化了那份意識。」

Tangled Strata from which Roots Grow (2023 年)
2000 × 2515 毫米,畫布上採用丙烯與油彩
攝影:源忠之 

藝術家自幼熟悉的自然景觀,激發她創作如此獨特藝術品的想像力。

「我的家人在我出生前後從山口縣岩國市搬至東京。但假期我們經常在兩地之間往返。岩國四面環山,河流貫穿其中——自然環境如此豐富。你會在周圍見到野豬,抬頭還可以看到樹上的獼猴。即使現在,為創作作品,我仍會進山,看看岩石海岸,旅行時收集礦物等。大自然確實是最好的老師。

「同時,每個人皆面臨迫切的問題——在現代都市社會中作為人類生活,經歷孤立與孤獨,並隨著資訊科技主宰而對事物現實失去敏感度。在不穩定的人類社會中,確保一個讓我們感到屬於自己的地方並非總是易事,但我想知道我們能否以更廣義的方式思考『歸屬』。正如自然與人類環境交匯的里山成為許多人類在內生物的歸屬地,我認為自然與萬物能透過以不同於我們的時間尺度持續存在,提供另類的歸屬之地。我創作作品,是希望我的作品及其展示的空間能成為某人的歸屬之地。」

Myriad 圖片 2

World of Entanglement(2020 年)
4000 × 2500 毫米,畫布上採用丙烯、油彩與紗線
攝影:源忠之

高山夏希

高山夏希

高山夏希於 1990 年出生於東京,2016 年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她運用超越二維與三維形式界限的技法創作,例如堆疊多種交纏顏色的顏料、將其分層鋪設及削減。

重要展覽包括:「This side of the arc where the thrust sings」(WALL_shinjuku/LUMINE 新宿,東京,2024 年)、「blue view」(EUKARYOTE,東京,2024 年)、「Piled up high, running water」(rin art association,高崎,群馬縣,2024 年)、「Eyes of KESHIKI」(Nagi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奈義,岡山縣,2023 年)、「black view」(IDÉE TOKYO,東京,2022 年)、「Birds swimming in the sky light a fire」(NADiff a/p/a/r/t,東京,2022 年)及「VOCA Exhibition 2020」(上野之森美術館,東京,2020 年)。

對水下流逝時間的思考

高山夏希專訪
男子手持黑色腕錶。 Frogman 腕錶以專業潛水員術語命名,設計旨在於水下保持清晰易讀。啟動潛水模式會將常規時間顯示移至 8 點鐘位置的小錶盤,主錶盤轉而顯示潛水時間。

當高山拿起 MRG-BF1000R-1AJR 時,她表示對其設計中融入的錶盤與指針數量感到驚訝。

「對於習慣陸地生活的人,MR-G Frogman 腕錶測量的水下時間,可視為顯示呼吸與生存的剩餘時間——這是與日常生活中常規時間完全不同的概念。當我初次觀看此錶,注意到多個時間似乎共存於錶盤上。同時,我對水下時間與日常測量時間之間的對比產生了興趣。」

與腕錶的實體接觸激發了高山的創作視野。其後,實際造訪 Casio 山形廠並體驗生產現場的氛圍,進一步深化了她的概念。

在 Casio 山形廠所見的先進技術中,最令她著迷的是支援 MR-G 生產的超精密納米加工技術。此專利技術是 MR-G 製造必需的精密模具加工技術,能將樹脂加工出銳利、金屬般的質感,精度達納米級(十億分之一米)。

「我感覺彷彿遇見從未見過的新材料。這種不滿足於替代品、堅持創造新事物,同時保持增強功能與抵禦環境的堅韌性令我印象深刻。我感受到與在自然界中經歷不斷變化過程的礦物有著相似之處。我喜歡收集由自然過程創造的孔雀石,例如銅礦經大氣二氧化碳或地下水風化,以及銅化合物濃集形成。當地環境元素與涉及的物質形式融合,創造出這種新物質。

桌面上物件的照片。 藝術家收集的礦物、浮木塊、動物骨骼等。一塊孔雀石在圖片中央閃耀。

「同樣,在我看來,這種人類設計的技術與原材料特性的結合,正在創造一種全新材料。我從中感受到一種更前瞻的態度,不受腕錶應以金屬製成的先入為主觀念所束縛。這次經歷亦啟發我放下事物必須如此的自身判斷,嘗試在我的作品中創新。」

《水鏡》系列六邊形藍色畫作照片。

「我有一個名為《水鏡》的系列。意象基於反光水面,我想創作表達如靜止水面般緊繃的表面,以及許多事物——包括肉眼不可見者——蘊含於水媒介中的感覺。實際上,作品僅由樹脂、顏料與支架製成,但有時當我的想法、創作過程與用作材料的物理物質互動時,材料似乎會以新形態呈現。」
攝影:源忠之

聆聽腕錶材料的聲音以共同創作藝術

工作室
工作室 位於藝術家、詩人與小說家昔日的聚集地、曾被稱為「池袋蒙帕納斯」的地區,高山的工作室無疑充滿歷史氣息。她告訴我們,畫家藤本陶治郎(1913 至 1998 年)晚年亦曾使用此空間。

自高山造訪 Casio 山形廠後已過三個月。站在天窗透入自然光的工作室中,我們看見一件正在創作中的作品。其崎嶇形態既具雕塑感又有機,莫名令人想起自遠古就已經存在的自然物。

「G-SHOCK 特有的『堅韌』可能常指強度與耐用性,但在此我將其重新詮釋為與『野性』相關。Frogman 腕錶測量水下流逝時間,承受水壓,並適應你在水中的運動。你可在設計的每個方面感受到那種考量、那種對細節的關注。對我而言,那種感覺象徵著處於野性狀態的人類可能體驗到的時間感。我想創作一件捕捉那種『野性』感的作品,疊加表達與存在我們周圍各種事物的關係、水下及海中度過的時間感,以及透過無數其他形式存在的時間。」

草圖 早期草圖顯示她最初以自然物創作作品的想法。
原型

「我是帶著自然景觀的意象進行雕刻的,」她談及具有崎嶇質感外觀與觸感的底座時說道。

「我有這個想法,嘗試捕捉旅行中遇到的岩石露頭的外觀與觸感,以及自然內在的時間感。起初我亦考慮使用石頭或浮木之類,但在 Casio 山形廠見證納米加工技術創造的材料後,我受啟發嘗試親手製作材料本身。透過層壓木板,我疊加了海浪沿著岩石海岸雕刻地質層理的意象。挑戰在於我能多大程度放下自身視角,創造形態,彷彿我自己已成為海浪。」

高山夏希圖片 2
原型 2

在完成的基座周圍,擺放着與腕錶規格相同的圓形碟片,採用的材料包括木材及用於 MR-G 腕錶的藍寶石水晶。

「當我初次拿起藍寶石水晶時,其澄澈度、透明水平及透光方式令我震撼。我知道它亦具有鏡片功能,這啟發我將類似特性融入作品當中。這次我感覺自己與腕錶共同創作藝術,就像有這枚腕錶、有這種鏡片技術的陪伴,我們全都共同參與創作。與其說是我單方面加入個人風格,不如說是我調諧至這些物件的訴說,並讓它們指引我的雙手。」

第一張圖片:藝術家創作過程中使用的藍寶石水晶
第二張圖片:利用藍寶石水晶的鏡片特性試驗着色技術
第三張圖片:以針筒施加顏料創造有機外觀
第四張圖片:試驗使用加工 COBARION*(一種用於 MR-G 製造的先進合金)產生的粉末進行着色技術

高山直接使用一些藍寶石水晶圓片,利用其天然特性。其他則以自身技術着色,重新呈現旅行中遇見的自然景觀。

工作室 2
Myriad 圖片 2

塑造時間交纏的世界

Myriad 圖片 3

再次造訪高山工作室,可見其完成的作品。底座似乎指示一種與「野性」相關的時間形式,而眾多圓片則引領觀者走向不同地方。作品中融入的各元素相互共鳴,喚起時間以多種模式與形式存在的多樣感覺。

正如藝術家創作時解釋:「即使時間看似以統一固定方式流動,我想我們都能體會不同環境或情境會影響我們的感知方式。一如你沿著海岸散步,欣賞海灘景觀並凝望海浪。不知不覺間,你已走出許遠,回程時路程似乎遠比記憶中漫長。這類體驗能讓你感知我們與時間聯繫的不同方式。

「當我創作一件作品,與顏料或其他材料對話——與具有不同固有特性的事物親身互動——時間流動不同於平常。當我終於暫停工作查看手錶時,有時會驚訝於時間流逝之快,或相反,指針實際移動之少。感覺彷彿我正存在於一種基於指尖材料時間性質的時間模式中,而非我自身的時間感。

「我感覺 G-SHOCK 腕錶指向反映我們多種生活模式的獨特時間流。」

Myriad 圖片 4
Myriad 圖片 5
Myriad 圖片 6

高山在雕刻底座表面施加色彩,賦予其更自然有機的外觀與觸感。她談及在此創作過程中亦擁有的某種時間意識。

「起初顏料滲入太深,所以我必須刨除部分厚度並重新着色。夾板原本採用多種木材層壓製成,因此着色滲透速率因木材軟硬而異。雕刻後,滲入軟木層深處的部分顏色仍保留,產生了僅靠單層着色無法創造的色域。這類未按原計劃進行的創作過程部分,保存了一種既未重新體驗亦未遺失的連續時間感。結果是一件超出我自己預期的新作品。我創作時不斷來回往复,但最終呈現出彷彿從我所用創作過程中自行湧現的外觀。

「我感覺在我們這個時代,隨著生活日益高效,縮短時間本身已被視為有價值。此現實中,時間被個體化衡量與強調,帶有削弱我們現實意識與周圍世界連結的風險。即使如此,我想知道在此背景下,共享圍繞我們許多事物內在的時間——以複雜方式存在、超越僅人類視角以外的事物——是否可能有力量包容並軟化那種脫節與孤獨感,並幫助我們扎根於更鮮明的現實感。」

在高山的作品中央,FROGMAN 見證著時間流逝。眾多與腕錶錶盤同尺吋切割的藍寶石水晶圓片與形態獨特的雕刻底座,表達各自的時間感。它們共同創造一股波浪或感知,似乎漸漸地緩慢包裹人類世界本身。

多重時間模式中的景觀

Myriad
藍寶石水晶、木材、丙烯顏料、樹脂、桐油

Myriad 圖片 7
Myriad 圖片 8

「交叉附著的藍寶石水晶圓片表達不同時間模式之間的相互連結。如果我們將意識聚焦於存在周圍的時間模式,實際世界會呈現何種色彩?或者我們可能在其中發現甚麼?」(高山夏希)

MRG-BF1000B
鈦盔甲外殼:專為征服海洋而創造的 MR-G

Bluetooth® / MULTIBAND 6 / TOUGH SOLAR /
高級生產線

Select a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