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變的姿態自豪,
並致力持續進化。
除了 18k 金的型號之外,我們也在同時期研發另一款全金屬的 G-SHOCK。
在材料、結構和功能方面,堅持不懈研發創新技術。
嶄新的強悍外形,將經典款式與不斷進化的技術巧妙結合,GMW-B5000誕生。
繼續閱讀以瞭解其創作內幕。
方形設計,金屬包覆。
G-D5000 是 18k 金款式的 G-SHOCK,在 2018 年慶祝 G-SHOCK 第 35 週年之際,透過 Dream Project 首次亮相。該款式由 G-SHOCK 之父 Kikuo Ibe 帶頭研發,這是第一個以全金屬外觀重新詮釋第一代 G-SHOCK 方形設計的型號。G-D5000 將設計淬鍊至極簡,展現款經典造型風采。
在此同時,一群年輕的 G-SHOCK 開發人員正默默地展開另一項承襲這些技術資產的全金屬企劃。他們所帶來的,便是 GMW-B5000。這支手錶採用 G-SHOCK 的方形設計,此設計自系列問世以來即展現極高完成度,是系列引以為傲的經典外型。此款手錶的全金屬版本為量產而研發的型號,並非限量發行款式。這是全球各地粉絲引頸期盼的一大演進,而其背後的研發過程更是充滿超乎想像的挑戰。



打造全金屬耐衝擊構造
手錶的中空錶殼構造和全向覆蓋等設計可保護模組,也就是保護 G-SHOCK 的「心臟」。為了打造出全金屬款式的耐衝擊構造,包括錶殼、錶帶與按鈕等外部結構皆必須徹底經過改造。我們精選不鏽鋼材質以增加元件的強度,同時研發出採用高級樹脂作為避震緩衝材料的新式內部結構,以因應手錶重量增加造成掉落時衝擊力加大的問題。
此外,將錶帶與錶殼接合的零件則採用三叉結構,以強化金屬錶帶的連結。採用與第一代型號相同的旋入式背蓋,確保 200米的防水性能。我們還採用了原始的「Shock Resistant」字樣設計,而非 5600 系列所使用的「Shock Resist」標誌。類鑽碳(DLC)和鏡面加工處理程序讓手錶更顯精緻。手錶的全金屬設計感體現在每一處微小的細節,而其堅固程度更符合 G-SHOCK 的獨特標準。
所有這些特色都是以 Kikuo Ibe 為 G-D5000 所奠定的「新外殼構造」創新概念為基礎。雖然它只是一款概念型號,但是其開發工作很明顯地已經達到適合大量生產產品的品質等級目標。



以先進技術推動功能進化
設計的獨特性並不僅限於外部結構。控管手錶功能的模組也納入新的開發元素。大量的最新技術皆傾注進如其設計。從一開始,G-SHOCK 就不斷致力於實現領先市場的創新功能,例如提升可視性的照明功能、確保手錶功能穩定性的 Tough Solar,以及能提高計時功能準確性的訊號接收功能。這樣的挑戰精神所造就的成果就是 GMW-B5000。這就是 G-SHOCK 面對「功能持續進化」此一課題所做出回應。
開發過程一波三折。實驗測試的過程彷彿永無止盡。G-SHOCK 「永不放棄」的反骨精神,是支撐開發過程持續推進的動力。電路板的設計經過強化,可提供更多功能,而且不會增加手錶的體積。全金屬錶殼內裝有天線,確保穩定的訊號接收敏感度。構想結合至技術樣態研發,使得問題得以逐一獲得解決,例如開發全新太陽能板以提供發電效率與 LCD 能見度。
產品中更是加入了 G-D5000 沒有配備的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這使得作為數位手錶而生的 G-SHOCK 與現今越來越數位化的生活方式更加緊密結合。



承襲原初 G-SHOCK 風格。
在 G-SHOCK 首次亮相三十五年後,GMW-B5000 終於問世。型號中的數字 5000 對 G-SHOCK 具有相當特殊的意義。多年以來,在 G-SHOCK 開發的各款以千編號的型號中,這個特殊的指定編號僅保留給最能承襲第一代 G-SHOCK 手錶 DW 5000C 精髓的型號。
不變的方形設計已經是此款手錶的象徵。設計以耐衝擊能力為基礎,採用極簡的外型,是屏除所有繁複細節,確保在任何使用情境下都能提供最佳的佩帶舒適度。
打造全金屬 G-SHOCK 時,勢必需要採納第一代 DW-5000C 作為設計參考基礎。至今,這款原創設計傑作已陪伴我們一路走過多年,以它作為持續創造新歷史的基石再適當不過。G-SHOCK 將以其引以為傲且歷久不變的外形,致力於持續進化,不斷迎接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