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創作者訪談

Enrico Isamu Oyama

-藝術家-

將街頭藝術與藝術史相連
「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

Enrico Isamu Oyama 是一位突破街頭藝術界限的藝術家,創造出獨特且創新的表現形式。
他具代表性的風格「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以動感的線條和結構美感吸引觀眾,無縫地穿梭於不同的藝術領域。
在他為本期雜誌創作的最新作品《FFIGURATI #645》中,他與著名的BBoy Shigekix進行合作。
透過這次合作,我們探索了作品中蘊含的概念,並深入了解Oyama的藝術哲學。

Photo-01
Photo-02

左 / 右
Enrico Isamu Oyama, FFIGURATI #645, 2024
數位拼貼、膠印、紙張
每件尺寸 15.6 × 23.4 公分 / 一對兩件
藝術作品 ©Enrico Isamu Oyama / EIOS
霹靂舞 ©Shigekix
攝影 ©Shu Nakagawa

訪談

無邊的線條
層疊結構

主要居住於紐約的 Enrico Isamu Oyama 在他的東京工作室 EIOS Tokyo 進行了這次訪談,該工作室自 2020 年成立以來,成為他的第二個基地。這個空間擁有六米高的天花板,四周是白色牆壁,牆上留下了他過去作品的痕跡。天花板上懸掛著正在進行的畫布,而周圍則精心擺放著必備的工具。這個環境對於 Oyama 來說,彷彿是一個實驗室,他同時也被認為是噴漆塗鴉的研究者。

—— 能談談您具代表性的風格「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嗎?它的創作靈感來自何處?

在我的高中時期,東京街頭文化的初次興起對我影響深遠。許多同學都熱衷於滑板和霹靂舞,這激發了我追求與他們不同的事物的渴望。再加上我對繪畫的長期興趣,我開始對街頭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讓我注意到周圍的街頭藝術。雖然噴漆塗鴉文化強調名字和字體,但我被其中的視覺元素所吸引,尤其是線條的動感與立體感。這一發現促使我將焦點放在線條變化而非文字上,最終孕育出了「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

—— 「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的運作機制是什麼?您能分享一些構成其結構的規則嗎?

這一切始於身體的運動,特別是專注於肩膀和肘部,作為手臂擺動的軸心,從而創造出向外擴展的形狀。透過加入平行線條,一個立體結構便應運而生。這些層次重疊並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流動的線條,同時又具有結構性的形態。我認為這種雙重性是我具代表性的表現手法。

―― 您為這本雜誌創作了新作品。能否向我們說明一下,從接到委託到最終完成作品的整個思考過程?

我希望能觸及產品背後的核心理念,而不僅僅是其物理形式。考慮到 CASIO 從計算器起家,最終創造出 G-SHOCK,我將視野從「數位」這一概念延伸開來。此外,由於我的創作靈感來自街頭文化的表達,我對街頭文化中誕生的運動員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促使我提出與 Shigekix 的合作構想,他是一位受 G-SHOCK 支持的街舞 BBoy。

graphic01

――這件作品的概念是什麼?

由於這件作品將在雜誌版面上呈現,我希望能充分利用這種結構。數位表現以二進位代碼—0 和 1來呈現,觸發了光的閃爍。因此,我創作了兩個並列的視覺效果,產生出閃爍的效果。我請 Shigekix 拍攝了兩張照片,採用一種技法,將每個物品—帽子、T 恤、褲子和鞋子—以黑白顛倒的方式交替,並與 「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 相結合。創造出一個融合數位性、街頭文化、視覺表現和身體表現的作品。

――作為拍攝現場的導演,您對 Shigekix 的表現有什麼印象?

他執行得非常完美。他作為運動員的專業精神非常突出。通常來說,Breaking(霹靂舞)需要隨著音樂移動,但這次我們的目標是捕捉靜止的瞬間。我認為我們展示了一種不同於他平常表現的雕塑形式,突出了他招牌式的「定格」(freeze)的美感。

――在參與過各種合作之後,您學到了什麼,或者從中獲得了什麼?

對我來說,合作至關重要。「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 本質上是一種自足的表現形式,意味著它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表現存在。然而,它需要適應各種外部條件。這可能涉及到材料或作用物的物理屬性,也包括與其他藝術家、策展人或企業的溝通與腦力激盪。這個過程讓「快轉」(Quick Turn)不斷進化。 FFIGURATI #645 這件作品的概念,正是從這個合作項目的背景中獨特地誕生的。最初是為雜誌發表而設計的 FFIGURATI #645,之後進化成為 FFIGURATI #646,更清晰地闡釋了閃爍的概念,並轉變為一個專為 Instagram 等數位平台打造的影片作品。我透過合作來擴展 「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 中包含的形式的可能性,也擴展了自己的藝術視野。

01.
在 FFIGURATI #645 的拍攝現場,Oyama 積極參與了從背景到構圖所有元素的指導。他細心檢查並調整每個細節,與 Shigekix 交換想法,確保「定格」姿勢既能契合他們的藝術概念,又考慮到其可複製性。

02.
在工作室的一個角落設置拍攝空間。牆上展示直接畫在畫布上的「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當畫布被移開後,留下了印記。這些重疊的層次使牆面本身成為一件藝術作品。

Photo-02

01

Photo-03

02

Art01

――G-SHOCK 對您來說有什麼意義?

手錶基本上是用來測量時間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來看,G-SHOCK 超越了單純的功能性。現代生活中充滿了追蹤時間的工具,而 G-SHOCK 不僅僅是一個計時工具。它擁有時尚偶像的地位和獨特的存在感,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力。

――在工作室裡,哪些準則指導著您的創作過程?

由於我在這裡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所以我希望這個空間對我來說是舒適的。我專注於減少工作流程中的壓力,確保環境能夠優化創作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工作室就像是我身體的延伸。當我在創作一幅畫時,每一個動作都會改變畫作的構圖——例如,在右上角加上一條線,可能會徹底改變畫布上的動態。原本看似完美的瞬間,可能會突然讓我覺得不穩定。我不會去移除元素,而是繼續添加,直到找到平衡,這需要高度的專注。那種沉浸其中的時刻,是我感覺最被作品吸引的時候。

Photo-04

Enrico Isamu Oyama

Enrico Isamu Oyama(生於1983年,意大利/日本)以各種媒介創作視覺藝術,並使用 「快轉結構」(Quick Turn Structure);這是一種黑白主題,透過隨意重複和擴展自由流動的線條來構成,這些線條源自噴漆書寫的視覺語言,這是現代街頭藝術的核心類別,起源於 1970 至 80 年代的紐約。自 2020 年以來,Oyama 在紐約和東京的兩個工作室之間往返創作。

左圖
地板上鋪著一張白色的布單。Oyama 提到:“牆壁和地板很容易弄髒”,但即便是這些痕跡,看起來也像是藝術的碎片。整個空間反映了他的動作,充滿了激發創作靈感的能量。

右圖
工作室中的所有設備統一為黑色,根據需求進行排列,方便隨時取用。工具車上擺放著個別大約十支的各種筆和鑷子,展現訪談中提到的舒適工作流程。

Photo-05
Photo-06
Photo-07

工作室內的閣樓可以創作大型畫布作品。每件家具都裝有輪子,便於根據製作過程的需求輕鬆移動。

Tokyo

Tokyo Street Issue >

THISTIME magazine

Tokyo Creator's Creative Scene

Select a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