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40 多年前 G-SHOCK 問世以來,這個品牌便始終堅守堅韌不屈的精神。如今,MR-G 錶款站在這項傳承的巔峰,將最先進的科技與日本工藝的細膩感性完美結合。每一款 MR-G 都是精緻藝術的代表,源自對大膽創造力的不懈追求與呈現。
在「MR-G 藝術創作」專案中,我們邀請當代藝術家打造結合傳統與創新特色的 MR-G 錶款藝術作品。這項專案探索這種藝術交流,並邀請藝術家將他們的創意視野與 MR-G 的本質融合。這幾篇文章展現了每位藝術家的靈感如何帶領他們運用自身的創作感性,以獨一無二的方式詮釋 MR-G 所蘊含的哲學。
第一期中登場的是石塚源太,他是一位以漆藝創作有機立體造型的藝術家。當他獲得體現力量與精準的 MRG-B2100B 錶款時,便展開了一段透過藝術重新詮釋時間的旅程。
石塚源太:漆藝的觸感魅力

藝術家石塚源太運用日本傳統的漆藝技法,創作出有機的立體作品。作品被覆上具有光澤的漆膜,蘊含深邃質感,彷彿隨時都會動起來一般,散發出動態能量。
「漆原本取自樹液,這種素材蘊藏著一種迷人又近乎護身符般的神秘魅力。我希望透過作品喚起人們的觸覺感知,並引發那些原本潛藏、未曾被發現的全新感受。」石塚源太解釋道。
在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學習漆藝的過程中,石塚接觸到當代藝術,並開始嘗試以漆創作原創作品。石塚在探索表現形式的同時,也試圖拉近自己與漆之間的距離,最終他決定以日常物品為創作對象。他運用了原本常見於漆器裝飾的傳統螺鈿技法,但轉為嘗試將美工刀片與訂書針嵌入漆面中。
「從小我就喜歡用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來動手做東西。而我想用漆來創作藝術作品的想法,感覺就像是這種習慣的自然延伸。」

為了進一步強調漆的層次與觸感,石塚將他的藝術手法從平面延伸至立體表現。他試圖以漆膜製造張力,並從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形狀汲取靈感 — 像是水果袋緊密交織的網眼或空調管道的排列。他從這些形狀中獲得啟發,更發展出一套製作流程 — 先製作原型,接著覆上一層具延展性的布料,最後再塗上多層漆。
「就像我剛剛提到的這些工藝手法,我會摸索材料、觀察它們的形狀,然後製作出可以包覆它們的漆膜。這過程需要反覆塗上許多層漆並拋光打磨。我探索著如何呈現成品,讓作品的最終重點不再是我這個藝術家的主觀意圖,而是自然地、自主地存在於空間中。」
這種創作方式讓石塚的作品充滿生命力,令人難以相信它們原本只是靜止的物件與素材。他表現手法源自於對凸顯漆器紋理本質的熱情,對於觸覺感官具有極強的刺激效果。


石塚會為 MR-G 帶來哪些全新觀點?我們將本次專題的焦點 — MRG-B2100B 交給他,看看他會有什麼想法。
「這是一款金屬製的手錶,手感非常扎實。我原先一直以為 G-SHOCK 是用樹脂做的。這讓我很好奇它的製造程序。我可以去參觀生產設施尋找靈感嗎?」

石塚源太
1982 年生於京都,石塚源太曾參與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交換計畫,並於 2008 年自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漆藝碩士課程畢業。
石塚的創作將邊界與身體感知的概念投射於漆所形成的表面之上。漆是一種取自樹木的天然樹液,它需要一種與其本質相符的形態。石塚透過創作來實踐這點,他更致力於探索人類動作與材料之間的動態關係,並在兩者交會之處形塑出嶄新的關聯與空間。
重要展覽包含:「The Future of Artisanal Beauty」(東京寺田倉庫/京都建仁寺,2024 年)、「LOEWE Lamps」(米蘭 Palazzo Citterio,2024 年),以及「Visionaries: Making Another Perspective」(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2023 年)。他預計於 2025 年在 ARTCOURT Gallery 舉辦個展。
重要獎項包括:京都府文化賞的獎勵賞(2024 年)、LOEWE FOUNDATION 工藝獎(2019 年)、京都市藝術新人獎(2019 年)。
在 Yamagata Casio,親身見證最先進的製造技術


石塚這趟旅程的目的,就是親自前往 Yamagata Casio 一探究竟。這座被譽為 G-SHOCK「總工廠」的設施,負責處理 MR-G 錶款製程中的所有階段,從機芯製造到最終組裝都在此進行。這裡甚至運用高度創新的專利成型技術,製造機芯零件、錶盤與其他零件。
讓他最為驚嘆不已的是轉子的製造過程,這個零件是驅動 MR-G 的「心臟」。這種轉子的厚度僅有 1.1 mm,體積極小,令人驚嘆。如此精密的零件成型程序完全由機器人執行 — 而且是在通常無光、完全漆黑的生產環境中進行。
「對我來說,我需要光線才能看清楚自己的手在做什麼,否則什麼都做不出來。這麼一想,好像也合理,因為機器人根本不需要視覺輸入就能製作事物。」


換上防塵衣後,他觀察了機芯的組裝流程。寬敞潔白的空間裡整齊排列著機械設備,工作人員則在各處進行檢查作業。在這個流程中,人工作業與自動化機械相互配合,檢查由機器人負責組裝的精密零件。接下來的 MR-G 組裝程序,則交由通過 Casio 嚴格標準認證的高技術職人「勳章工匠」來負責,他們會使用這些完成的機芯進行後續組裝。
「我原本一直以為,人工製作與機器製作之間會有明確界線。但在 Yamagata Casio 這個地方,人與機器的界線好像不那麼壁壘分明了—感覺像人類與機器各自的技術與技能正和諧地合作。這讓我聯想到某種專門為製造手錶而生的巨大生命體。這是我第一次親身參觀這類製造設施,並親眼見到穩定重現高精密零件的過程。不知為何,這甚至讓我聯想到 Björk 的《All Is Full of Love》,那支由 Chris Cunningham 執導的音樂影片!」
石塚提到,在造訪 Yamagata Casio 之前,他也順道去了位於東京的樫尾俊雄發明紀念館。
根據他在紀念館的參觀印象,石塚回憶道:「我瞭解到,最初的 G-SHOCK 是源自一句簡單的提案,還有伊部菊雄當時做的那些實驗,例如把原型錶從大樓的窗戶往下丟。這個過程讓我覺得很熟悉,跟我創作個人作品的方式有點像。不過從那之後的差別,就在於你是選擇持續複製高品質的物品,還是創造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在某個程度上,我真的能對我在那裏的所見所聞感同身受。那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說完這些想法後,石塚便回到自己的工作室繼續創作。
以漆的層疊表現堅韌之美


委託石塚進行創作約六個月後,我們造訪了他位於京都府龜岡市的工作室,並看到他完成的作品陳列在桌上。作品表面漆黑發亮,宛如礦石一般,散發出強烈的存在感。乍看之下沉重厚實,卻又隱隱帶有柔軟的質感,營造出令人好奇與玩味的視覺與觸覺印象。
作品的四周擺放著各種關於 G-SHOCK 的研究資料、素描草圖、立體模型(或稱造型試作)、不同漆面質感的樣本等。我們詢問石塚在創作這件作品時的想法。
「當我拿起 MRG-B2100B 時,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堅韌、細膩,一種被濃縮於堅固結構中的精密工藝。親自參觀製造工廠後,讓我更加堅信這點。那麼,我該如何用一件具有文化導向的藝術作品,來呼應一款擁有高精密技術的手錶?然後我想到,我可以用相對性的方式,將漆的觸感與這只錶給人的印象並置呈現。」


起初,他構想出一個有機形態、內含 MRG-B2100B 的小祠意象,就像是一座迷你路邊神社。但在考量到這款金屬手錶本身所呈現的洗鍊材質與堅固質感後,他重新思索方向,最終轉向一種近似礦物或礦石的造型。
「我思考著如何表現材料之間的關係:例如 MRG-B2100B 所使用的先進合金 COBARION 與我用的漆之間的關聯;還有時間這個概念:手錶所代表的精準性,與我的作品所蘊含的時間延展感如何緊密交織。我也在想,漆的重複塗層過程,是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時間的累積。這個想法讓我有了以漆打造出一塊『時間礦石』的構想。」
這件作品的結構是透過彎折底材形成封閉的形體。「我想要將類似礦物的堅硬質地,與漆所展現的流動性結合,創作出一件兼具堅實與柔軟特質的作品。」石塚說道。成果呈現出並存的幾何精準性與有機動態,並由深邃光潤的漆面統整融合,一切都呼應著 MRG-B2100B 的本質。
這件作品使用乾漆技法,首先在基底貼上麻布,接著由漆硬化成形後,再一層一層疊加漆料,以增強強度。每一道塗層、每一次拋光,都承載著時間的痕跡,唯有透過藝術家的雙手才能實現。最終,他使用稱為「呂色仕上」的拋光技法,將漆面研磨至鏡面般的強大光澤,呈現出象徵堅韌的漆黑色調。這件作品所蘊含的深度,唯有經由這樣多層次手工塗層與打磨的過程方能實現。
「我雖然會先畫些草圖,但創作通常是以試作模型的方式作為起點。透過反覆上漆與拋光,我能發現很多東西,例如不同材質所展現出的質地變化。而每件作品會變成什麼模樣,其實在完成之前我自己也無法確定。」


作品表面所呈現出的漆黑光澤,如同歷經無數時間層層堆疊後的結晶。凝視其中,就像望入一個深不可測的深淵,讓人聯想到無限的延伸感,甚至浮現出整個宇宙的意象。
時間與工藝之間的和諧共鳴

石塚在創作時深信職人工藝的概念。他從中看見一段豐富的歷史背景,其中承載著代代工匠為了讓人們生活更加舒適與美好,所累積下來的智慧與技藝。
「我認為,工藝的本質在於將天然素材轉化為能豐富我們生活體驗的事物,也就是將原始的材料,轉變成帶來舒適與細緻感受的形式。那是一種智慧的展現,把陶土塑形成器皿並加以燒製,或是用磨尖的石頭來雕刻木頭,又或是將物品覆以漆料。這些工序源自人類為了精緻化原始素材的本能,並演化出我們至今依賴的技術與工具。我從這些代代累積下來的智慧中汲取靈感,並希望透過我的作品喚起人們的觸覺感知,引發一種對材料更深層、更原初的連結。」
MR-G 錶款所體現的時間概念,也是為了讓人類生活更加便利而生。早期的計時方式始於透過太陽位置判斷時間的日晷,接著是以水流計時的漏刻。隨後,類比機械鐘的技術誕生、出現了鐘塔與其他大型時計,最終進化成可佩戴於手腕的小型手錶。G-SHOCK 更進一步實現了「打造一款即使掉落也不會損壞的手錶」這個願景。如今,MR-G 作為旗艦系列,仍持續挑戰極致的使用樂趣與滿足感。而這段發展歷程的核心,正是職人工藝技術的結晶。
石塚的作品與其展示的 MRG-B2100B 共同構成一幅嶄新的視覺成果。漆黑光潤的漆體,如同象徵「時間結晶」的礦石。從作品中浮現出來的 MR-G,以驚人的精確度持續一分一秒地走動著。COBARION 合金所散發的金屬光澤與漆的漆黑光面相互共鳴,兩者交會出一種獨特和諧的美感。
「在日本,長久以來都有賞石文化這個傳統。賞石的形式可能是把一塊形狀特別的自然石頭擺放在淺水盆或底座上,讓人聯想到山峰,或觀音菩薩的姿態。我的作品也是如此,雖然沒有特定想表現的形象,但我希望觀看者能像賞石那樣,從中自由地看到屬於自己的某種形象。」
融合不同時間流動感的獨特視角



「透過不斷塗上漆層與拋光,我創作出一團如礦石般的漆黑形體,蘊含著一種與 MRG-B2100B 所代表的精準時間彼此相對應的時間感。儘管這兩種時間感彼此區別,我卻認為它們的結合展現了一種獨特視野,等待觀看者去感受與體會。」